网页设计 https://www.vipyidian.com/design/label/wangyedesign “联”,拉近,喝一杯水?看一幅画?就能“同步”吗?|模糊谈判力第二十六篇 这是桔梗在“谈判思维”的第700篇推文。 全文共2367字,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。 1引言 你有没有用手指在桌上敲打节奏的习惯? 尤其是,有时候在听到别人哼一个节奏或旋律,我们便情不自禁用手指在桌上跟着敲打起来? 或者, 你有没有意识到,在一场交谈中当你看到别人微笑,你也会微笑得更多; 又或者, 你有没有发现,在一场会议里,当别人慵懒地向后靠去,也也会突然有想伸懒腰的冲动; 这些都是人类社会的“同步”。 从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所做的大量实验中可以发现,当人们之间产生“同步”,他们相互之间的评价就会更高; 或者可以这样说, 当我和你可以敲打相同的节奏,同时绽放笑容,同步相同的姿势,我们就会更加“相似”而“联结”。 你有没有意识到,什么叫“关系很近”?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关注这个问题; 无论你想要在社交中达成什么目的,你都无法避免要去和别人“拉近关系”。 可究竟什么是“近的关系”? 不妨回忆一下,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“近的关系”? 协调、和谐、啮合、共鸣......(Synchrony,harmony,meshing,resonance) 看看这些词的本质是什么? 不就是“同步”吗? 就在我们越来越搞不懂该如何“拉近关系”的今天,我们几乎忘了它的本质不就是, 把我和你同步起来吗?2同步 我们依然在“模糊谈判力”这个系列推文中,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。 今天要聊的依然是,恰尔迪尼七字影响力的第三个字,“联”。 所谓“联”,指的是“联合”,指的是“咱们”(我们); “模糊谈判论”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类就是,“我们VS他们”。 “联”字所代表的的说服力,可以总结成这样的一句话, 人们总是倾向于,对自己人,也就是属于“咱们”一伙的人,表示赞同,并接受说服。 换句话说, 你对那些把你看作“咱们”的人,更有说服力。 如何成为“咱们”?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“拉近”关系。 而“同步”,就是一种最容易的“拉近”。 “同步”真的不难,远比我们想象的简单; 没错,最笨的做法,就是去“拟态”。 我们曾经在“谈判秒杀力”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“拟态”这个谈判技巧。 今天不妨再次把它拿出来,看看它的威力。 3拟态 说到“关系”,种族关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 白人歧视黑人,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; 那么,“拟态”的技巧能不能让白人和黑人的关系更近呢? 这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,别急,让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实验。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的科学家,迈克尔-因兹利特教授,尝试了一个这样的实验; 迈克尔教授找来了63名白人大学生(37名女性,26名男性),随机分成三组,并给他们播放一段录像; 第一组,近种族模仿组(ingroup-mimicry) 第二组,远种族观测组(outgroup-observation) 第三组,远种族模仿组(outgroup-mimicry) 迈克尔教授给三组人看不同的录像; 所谓“近种族”指的是,实验对象所看到的录像,是一个白人大学生在喝水;(白人看白人,是为“近种族”) 相反,“远种族”指的是,实验对象看到的录像,是一个黑人大学生在喝水;(白人看黑人,是为“远种族”) 不仅如此,迈克尔教授还会要求第一组和第三组人做“模仿”,也就是在看到录像中的大学生“拿起杯子喝水-放下杯子”的同时,也做同样的事情,即“拿起杯子喝水-放下杯子”。 请注意,这就是一个简单“拟态”行为,模仿别人的动作。 这么简单的改变,会产生什么影响吗? 实验结果很惊人,在完成观看录像之后,迈克尔教授对63名大学生做了“AMP”测试(种族偏好度测试); 我们能从结果中看出,第一组,也就是模仿黑人喝水的白人大学生,对黑人种族的偏好度在提高,并且种族歧视度明显降低! 如果没有这么鲜明的实验证据,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这么一个简单的“拟态”动作,能对人际关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。 (详细实验见:Mimicryreducesracialprejudice,ByMichaelInzlicht⁎,JenniferN.Gutsell,LisaLegault,DepartmentofPsychology,UniversityofTorontoScarborough,Toronto,doi:10.1016/j.jesp.2011.06.007) 4目光 如果说“拟态”产生的同步,还能让你理解,那么再看一种行为,“目光同步”; 啥意思? 如果我们,哪怕只是发现,两个人的目光同时“关注”在了一件东西上,这两个人都会产生相同的影响,你相信吗? 2013年,田纳西大学的加里-施泰恩教授,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; 实验对象是84名大学生,并对他们做了情绪和性格相似度上的分类; 所谓“情绪分类”,指的是在实验前,随机让这些学生回忆一些“快乐的”或“悲伤的”事情,从而产生“正面情绪组”和“负面情绪组”; 所谓“性格分类”,指的是在实验前,让他们通过一个虚拟人物构建(类似网络游戏新建人物),选择一个自己的性格画像; 实验的具体内容,是让这些学生看电脑屏幕上的一幅画; 不同的是,迈加里教授会告诉一部分学生,“同时,还有另一个和你相同性格的人,在看同一幅画”; 接着告诉另一部分学生,“同时,还有另一个和你不同性格的人,在看同一幅画”; 还会告诉另一部分学生,“同时,还有另一个和你相同性格的人,在看另一幅不同的画”; 然后,让所有的学生都对所看到的画做评价,也就是评估打分; 让我们看看实验结果是什么, 你会发现,对于“相同性格/看同一幅画”的这一组实验对象而言,他们的评价与其他人显著不同; 他们中本来带有正面情绪的人,他们对画的打分会特别的高; 而他们中本来带有负面情绪的人,他们对画的打分会特别的低; 也就是说, 被“联结”和“目光同步”(同时看一幅画)所影响之后,人们的情绪被共振和强化了! 有一点需要强调,他们之间在“画”的观点上,没有任何沟通; 但仅仅是让他们知道了“有性格相近的人正在和我看一幅画”,这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简单事实,就能大大强化他们的认知,以及强化他们的情绪。 匪夷所思,对吗? 这就是“联”的力量。 (详细实验见:SharedAttentionIncreaseMoodInfusion,byGarriyShteynberg,JacobB.Hirsh,AdamD.Galinsky,AndrewP.Knight,DOI:10.1037/A0031549) 5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,今天内容的背后,依然有着“模糊谈判论”的影子; 分类、二元、语言、极端; “联”,“联合”的本质,也是二元差异的极化;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,我们Vs他们,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; 当“咱”还没出现之前,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,没有说服力; “同步”,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,“咱”和“他们”的界限越明显,说服力就越极端; 说服力的流动,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。 这里是“谈判思维”! “模糊谈判力第二十六篇”待续 ---桔梗(839239@qq.com)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肇州资讯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